一、项目概况:
本次调查地块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渭中路北、钻石路西,占地面积13494m2(约20.2亩),中心点坐标(WGS-84坐标)东经:120.66908°,北纬:31.45927°。根据《苏州市渭塘中心镇区06基本控制单元06-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修正》批后公布(苏资规函[2025]33号)(规划有效期:2025~2035年),地块规划为医疗用地(A51)。
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2023]234号)文件规定,调查地块规划用途属于医疗卫生用地(0806),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委托苏州市相城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对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地块评价范围示意图
二、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论
通过第一阶段调查了解到,地块内历史上无工业生产,用地历史较为简单,曾用作水塘(养殖蚌壳)、农田、临时工棚、空地、方舱医院(未投入使用)和停车场。调查地块内水塘分别为2007年和2009年回填,存在外来土壤,并且周边地块的生产活动可能对本地块造成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地块土壤污染状况,我单位对地块开展采样调查。
三、采样及检测工作
调查地块内布设了6个深层土壤监测点位和11个回填土监测点位,共送检了65个土壤样品(其中回填土土壤样品35个)进行实验室分析,检出的污染物为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银、铬)、半挥发性有机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石油烃(C10-C40)、pH值和氨氮,其中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半挥发性有机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石油烃(C10-C40)检出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重金属(银、总铬)和无机物(氨氮)检出含量均低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电子表格》(2024-12-13)第一类用地风险控制值;地块土壤样品pH值呈无酸化或碱化占比44.6%,呈轻度碱化占比55.4%。其余监测因子均为未检出。
调查地块内布设了4口地下水监测井,送检了4个地下水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检出的监测因子为常规理化指标(pH值、色度、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重金属(铁、锰、铜、锌、铝、钠、汞、砷、硒、镉、铅、镍、银、铬)、无机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氟化物)、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石油烃类(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其中常规理化指标(pH值、色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重金属(铁、铜、锌、铝、钠、汞、砷、硒、镉、铅、镍、银)、无机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氟化物)和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检出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限值;石油烃类(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检出浓度低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重金属(总铬)检出浓度均低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电子表格》(2024-12-13)第一类用地风险控制值。地下水检出污染物中常规理化指标(总硬度、氨氮)和重金属(锰)检出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标准限值,由于不能在地下水中生成气态污染物,因此也不存在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和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所以地下水中超标污染物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风险。其余监测因子均为未检出。
四、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论
调查地块土壤质量满足今后医疗用地(A51)要求,无需进行详细调查。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古元路105号市政大厦
电话:0512—65807008
传真:0512—66180070